-
艾叶米果,是客家人的一种常见小吃。制作时,将采自山中具有独特香味的嫩艾叶洗净,在热水中稍煮一下,揉搓去苦味,按1:1的比例,配上用臼碾得精细的糯米粉,兑上适量的水,几个人用手使劲揉和,制成一个个圆饼状,然后加入用由鲜笋、腊肉、大蒜等佐料炒成的馅,包成饺子状。
-
蒸熟后,一股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,口感滑嫩而不腻,软中兼韧,是当地客家人很喜欢的一种小吃。 为什么要包成饺子状呢?因为客家人是中原南迁的汉人,到了南方后没有面粉只好用糯米粉代替做成饺子形状的包饺。民俗学家说,这是客家人思念中原,缅怀先祖的中原情结。
-
江西省遂川县的客家人都有“吃新”的习俗,“吃新”又首推“艾叶米果”。新年过后,每当艾草长出嫩叶,将鲜嫩艾叶摘下、洗净,放入锅里煮烂,焯水后,按一比一的比例,配上精细的糯米粉,兑上适量的水,揉和成青团。
-
将腊肉切片、煎香,再与笋丝、蒜子爆炒,加入适量盐、味精,制成艾叶米果的馅。将青团揉成条状,切小段,捏成饼,包上馅,上锅蒸15分钟左右,即可出锅、食用。艾叶具有清热解毒,杀菌止痒的功效。用艾叶做的米果,清香扑鼻,味道甚佳,口感滑嫩而不腻,软中兼韧,是当地人最最喜欢的一种特色小吃。
关键字:
我有说话...
已有0条评论,共488人参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