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薯缠绕藤本;块茎野生的多为圆柱形或棒状,栽培的形状变化较大,掌状、棒状或圆锥形,表面棕色或黑色,断面白色、黄色或紫色。茎基部四棱形,有翅;叶腋内常生有形状大小不一的零余子;单叶互生,中部以上叶对生,叶卵状心形至心状矩圆形,顶端尾状,基部宽心形,两面无毛;有时压干后,叶边缘向内卷褶。雄花淡绿色,构成狭的圆锥花序。雌花为简单的穗状花序。
中文学名大薯拉丁学名wingedyam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百合目亚 目百合亚目科薯蓣科属薯蓣属分布区域
广东、
广西、
浙江、
江西、
福建、
台湾、
湖南、
四川、
云南等
形态特征 大薯 (5张) 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。野生者块茎多为长圆柱形;栽培者块茎变异较大,呈长圆柱形、圆锥形、球形、扁圆形而重叠,或有分支。茎右旋,无毛,通常有四条狭翅,基部有时有刺。单叶,在茎下部的互生,中部以上的对生;叶柄绿色或带紫红色,长4-15cm;叶片绿色或带紫红色,纸质,卵形至卵圆形,长6-20cm,宽4-13cm,先端短渐尖、尾尖或凸尖,基部心形、深心形至箭形,有时为戟形,两耳钝,两面无毛;叶腋内有大小不等的珠芽,珠芽多为球形、卵形或倒卵形。雌雄异株;雄花序为穗状花序,长1.5-4cm,通常2至数个簇生或单生于花序轴上排列成圆锥花序,花序轴明显地呈“之”字状曲折,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,内轮倒卵形,雄蕊6;雌花序为穗状花序,1-3个着生于叶腋,雌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,内轮为倒卵状长圆形,较小而厚,退化雄蕊6,子房下位,花柱3,分离。蒴果三棱状扁圆形,长1.5-2.5cm,宽2.5-4.5cm。种子四周有膜质翅。花期11月至翌年1月,果期12月至翌年1月。 分布范围 原产印度,在中国分布于广东、
湖南等地,常有栽培。
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圆柱形,长7-14cm,直径2-4cm,表面浅棕黄色至棕黄色,有纵皱纹,常有未除尽的栓皮痕迹,质坚实,断面淡黄色,散有少量淡棕色小点。无臭,味甜微酸,有粘性。显微鉴别
块茎横切面:外皮已除去,
薄壁组织中散有含草酸钙针晶束的粘液细胞,以
皮层为多,粘液细胞长径86-120μm,草酸钙针晶长约100μm,中柱鞘有
石细胞组成的环层,石细胞直径13-34μm,内含草酸钙方晶。
后生木质部导管直径约35μm。薄壁细胞内充满
淀粉粒,淀粉粒类圆形、卵圆形、不规则形,大粒层纹明显。
化学成份 大薯 块茎含花色甙(anthocyanin),已分离出矢车菊素-3-O-葡萄糖甙(cyanidin-3-O-glucoside),矢车菊素3,5-O-二葡萄糖甙(cyanidin-3,5-O-diglucoside),矢车菊素-3-O-龙胆二糖甙(cyanidin-3-O-gentiobioside),矢车菊素-3-O-(4″-O-芥子酰)-龙胆二糖甙[cyanidin-3-O-(4″-O-sinapoyl)-gentiobioside],芍药花素-3-O-(4″-O-芥子酰)-龙胆二糖甙[peonidin-3-O-(4″-O-sinapoyl)-gentiobioside],参薯素(alatanin)A、B、C,原矢车菊素(procyanidin)B1、B3等。又含
粘液质(mucilage)0.9%,其中碳水化合物部分有
甘露糖(mannose),
木糖(xylose)和少量的
鼠李糖(rhamnose);蛋白质部分含有的主要氨基酸为天冬氨酸(asparticacid),
谷氨酸(glutamic acid),丙氨酸(alanine),丝氨酸(serine),
甘氨酸(glycine),
精氨酸(arginine);矿物质有铁、锌、铜、钴、铬。还含脂肪,其中主要脂肪酸是油酸(oleic acid),
棕榈酸(palmitic acid)以及
花生酸(arachidic acid)
亚麻酸(linolenicacid),反式
巴豆油酸(crotonic acid);酚性成分
儿茶精(catechin)及DL-
多巴(DL-dopa);植物甾醇(phytosterol)成分有胆甾醇(cholesterol),豆甾醇(stigmasterol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
菜油甾醇(campesterol),
岩藻甾醇(fucosterol)。另含
硫胺素(thiamine),
核黄素 栽培方法 场所选择 以保护地为主,所用土壤为壤土或少壤土,pH=5.0~5.5.土壤用敌克松或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消毒。分苗场所使用前,应采用
熏蒸法对场所进行消毒。
分苗 先将试管苗根部
培养基洗净,然后将试管苗单株分在6cm×6cm纸钵中,上方露2~3片叶。分苗时,小心操作,防止碰伤试管苗,将
分好的试管苗摆入苗床中,用细孔
喷壶浇透水。苗床上方加盖遮阳网,,同时四周及上方挂黄板诱杀虫子。
管理 【温度管理】:分苗后,温度保持在20~25℃,湿度80%~85%,有利缓苗。缓苗后,白天18~20℃,夜间14~16℃,当温度过高时进行通风,通风口处使用防虫网,防止夜高温。【水肥管理】: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,分苗后大约一周左右长出3~4条根系。根据苗长势,生长期间可1~2次喷施0.1%~0.2%的
磷酸二氢钾,试管苗生长后期可逐渐撤去上方的遮阳网,使期生长健壮。定植前一周,停止浇水,增加通风,进行炼苗,使其适应外界条件。
定植 采收8月下旬至9月初进行采收,种植面积小,可进行人工采收,大面积种植时可进行机械采收,采收时防止机械损伤,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,保存期间防止长时间暴晒,否则影响种薯芽力,待10月下旬将种薯进行检查分级后方可入窖。 注意问题 灭菌过程中必须将
高压蒸汽灭菌锅内的冷空气排除干净,否则温度达不到要求,影响灭菌效果(因为灭菌效果是由温度决定而不是由压力决定).高压蒸汽灭菌完毕后,应立即排汽.如果让压力锅自行冷却而长时间不排汽,棉塞会太湿,拿出后易感染霉菌而导致污染.另外排汽不可过速,以免突然减压使试管内液体蒸腾而溅到棉塞上,严重时试管爆裂;排汽过急,导致水蒸汽进入试管影响培养基浓度.【防止方法】:减缓排汽速度,灭菌时在试管上方加盖防高温,抗老化的玻璃纸.当试管苗苗龄超过40~60d时.
物种价值药用价值 【药理作用】新鲜块茎据云有毒,可致麻醉;煮或炒熟后即无毒,可供食用【性味】甘;微涩;平【归经】脾;肺;肾经【功能主治】健脾止泻;益肺滋肾;解毒敛疮。主脾虚泄泻;肾虚遗精;带下;小便频数;虚劳咳嗽;消渴;疮疡溃烂;汤火伤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。【各家论述】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块茎能促进溃疡的肉芽生长。并有收水生肌,使疮面结疤作用。研末治汤火伤及面部烂疮。配猪腱肉服,治眼珠突出,俗称螃蟹眼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补脾肺,涩精气,消肿,止痛。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补脾肺,涩精气,消肿,止痛。"
营养成分 大薯的营养成分列表(每100克中含)
成分名称
|
含量
|
成分名称
|
含量
|
成分名称
|
含量
|
可食部
|
74
|
水分(克)
|
72.1
|
能量(千卡)
|
105
|
能量(千焦)
|
439
|
蛋白质(克)
|
2.1
|
脂肪(克)
|
0.2
|
碳水化合物(克)
|
24.9
|
膳食纤维(克)
|
1.1
|
胆固醇(毫克)
|
0
|
灰份(克)
|
0.7
|
维生素A(毫克)
|
0
|
胡萝卜素(毫克)
|
0
|
视黄醇(毫克)
|
0
|
硫胺素(微克)
|
0.05
|
核黄素(毫克)
|
0
|
尼克酸(毫克)
|
0.5
|
维生素C(毫克)
|
0
|
维生素E(T)(毫克)
|
0.25
|
a-E
|
0.25
|
(β-γ)-E
|
0
|
δ-E
|
0
|
钙(毫克)
|
10
|
磷(毫克)
|
45
|
钾(毫克)
|
0
|
钠(毫克)
|
0
|
镁(毫克)
|
16
|
铁(毫克)
|
0.8
|
锌(毫克)
|
0.38
|
硒(微克)
|
0.74
|
铜(毫克)
|
0.17
|
富含铜,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,对于血液、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,头发、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、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。
富含碳水化合物,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,储存和提供热能,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,调节脂肪代谢,提供膳食纤维,节约蛋白质,解毒,增强肠道功能。
适宜人群:
适宜出现头晕、乏力、易倦、耳鸣、眼花,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,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、骨质疏松、心悸症状的人群。
食疗
1.提高免疫力:铜等矿物质形式与免疫机能有关的酵素。
2.补充能量:含碳水化合物,能迅速为身体提供能量。
3.安神除烦: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大脑消耗的葡萄糖,缓解脑部葡萄糖供养不足而出现的疲惫、易怒、头晕、失眠、夜间出汗、注意力涣散、健忘、极度口渴、沮丧、化紊乱,甚至出现幻觉。
4.健脾:适用于脾气虚弱,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,大便溏泄,食欲不振,肢倦乏力等症。
5.止泻:适宜脾虚型腹泻患者,症状是:久泻不愈、面色萎黄、食欲减退、大便稀薄且有不消化食物。
烹饪食谱大薯蒸肉
我村的大薯多,价廉,约每公斤8元,是一种健胃的保健食品。大薯在四川被称为
脚板苕,学名又称为块根山药,具有和山药相似的健胃作用,口味也有几分相近。
【主料】:大薯500克,猪肉250克。
【辅料】:姜20克、葱20克、酱油、盐适量、白糖5克,菜油少许。
【做法】:猪肉洗净、切成小块,姜、葱切成末,大薯刮去外皮,洗净,切成块。
锅中倒少许菜油,油到七分热时,把猪肉放到锅中炒一下,然后放入姜末,酱油、盐、再继续炒2分钟,再放入大薯、葱花、白糖,炒匀铲出,装到一个薄边碗里,放入蒸锅蒸30分钟即可。
【特点】:肉香软,大薯糯,有山药的清香,可口,可以当菜吃,也可直接当作主食吃。
大薯芥菜汤
大薯属粗粮,性平味甘,含纤维素高,能有效加速消化吸收,对清理肠胃好。而芥菜苦中带甘,清润喉咙,具去积腻、疏风热、通理肺的作用,而且蔬菜纤维丰富,利于排毒,尤其适合高血压、肥胖者食用。大薯芥菜汤实为一道家庭老少皆宜的菜式。
【材料】:芥菜400克、大薯300克、生姜少许;
【做法】:
1.芥菜洗净切段,大薯削皮切小粒,生姜拍碎备用;
2.烧红锅,放油,爆香生姜,把大薯放进锅、加点米酒稍炒,放水煮滚;
3.把
芥菜倒进烧开了的汤里,滚三至五分钟后,加盐及调味料,即可盛起食用。
大薯腊肉煲
【主料】:腊肉(生)400克,山药480克
【调料】:青蒜10克,豆豉10克,盐3克,味精1克
【做法】:
1. 用温水洗过腊肉,去皮,切件;
2. 大薯(山药)去皮,洗过,切片件;
3. 青蒜切段;
4. 烧热瓦缸,下油,放入
青蒜、腊肉、豆豉爆过,续下大薯肉,豆豉爆过,续下大薯搅匀,注入两碗清水,调适味,加盖同煮至大薯熟为止,原煲上席。
相关新闻
金羊网报道称:南海农民在废弃厂房一角种出的“大薯王”令人称奇 2007年04月01日下午,南海
狮山镇群岗村挖出一个状如巨龟的大薯,经称量,该大薯重达40公斤,被闻讯前来观看的村民称为“大薯王”。
据知情人介绍,该大薯生长在群岗村一家废旧海绵植绒厂内的泥地里。大薯的主人李伍全原是该废旧海绵厂的职工,2005年春季工厂搬迁,该厂房被废弃,由李伯负责看护。2005年4月中旬,李伯种下这棵大薯,之后,他隔三差五地为这棵大薯浇水淋尿,还埋过一些生麸作肥料。
记者接报来到现场时,大薯还没完全被挖掘出来。为了让大薯完整地出土,李伯又花费了一个多小时,才将大薯挖出来。
当地农业部门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大薯在土地肥沃、生长期长的条件下,一般可以长成15—20公斤,但李伍全种植的大薯不到两年就达到40公斤重,确实十分罕见。
《茂名晚报》相关资料:大薯长有“大脚掌”
2007-03-16,家住市区光华南路的林姨打来报料电话,称她家种在盆里的大薯奇大,且竟长出一双大猩猩式的“大脚”。
记者在林姨家的阳台看到,这块大薯已被挖起,搁置在泥盆旁边。记者找来皮尺一量,大薯长约57CM,宽约46CM,称重约30斤,皮色棕灰,由几大块根茎组连在一起,其中有两块酷似大猩猩的“大脚掌”。林姨说,这个长“脚”的大薯是随便种在花盆里的,没想到才几个月就开始“疯长”,一半竟破土而出裸露土外,家人只好再往上面不断培土。昨天,林姨折藤挖薯收获“果实”,这又大又长着“大脚掌”的大薯,着实令左邻右舍无不
啧啧称奇。
2014年12月23日,博白县松旺镇政府干部王强正在展示他从地里挖出的超级大薯。该大薯由一个体积庞大的母薯和许多紧密相连的小薯构成,整体外形如倒置的“巨型元宝”一般,约65厘米宽,净重达48公斤,被闻讯前来观看的群众称为“大薯王”。
大薯属自然的产品 , 生物物种 , 生物 , 植物 ,
商品评价
100%好评
共有0人参与评分评价商品